稻穗丰满,鱼儿肥美。近日,江口县民和镇兴栏村六十余亩生态稻花鱼迎来收获的季节。
走进民和镇兴栏村,只见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,村民们正挽起裤腿,撸起衣袖,在稻田里捞鱼,随着一条条稻花鱼被抓上岸,稻田主人姚秀清脸上丰收的喜悦延展开来。
“我家今年收鱼要收三百多斤,鱼养在稻田里,稻田的秧苗也长得比往几年好,再过几天就要收谷子,一亩地要收千多斤。我现在有技术了,明年继续,还要扩大点面积。”群众姚秀清说。
民和镇兴栏村山高地少,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,由于缺少劳动力,导致许多良田变成了撂荒地,为改变这一现状,该村通过积极探索,发现该村水资源丰富,土壤富含矿物质元素,是水产养殖的最佳场地。今年年初,村支两委决定在稻田里推行稻鱼共生的种养模式。
“今年我们村把印江坪组作为稻花鱼养殖示范组,共发展稻花鱼养殖六十余亩,鱼苗是上级部门免费提供。”兴栏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剑说。
据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介绍,稻花鱼是经过自然选择及人工培育形成的稻田鲤鱼。谷雨后投放鱼苗、秋天放水捕捞,是一种稻鱼互利的种养模式,具有投资少、周期短、见效快、效益好等特点,非常适合山区稻田放养。同时,为更好的管理基地,该村还邀请了县农技员给群众作技术指导,讲解稻花鱼养殖的注意事项,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难题。
“通过他们的技术指导和群众的管理,效果还是很明显。目前一亩田可以收获稻花鱼一百斤,产值一千多元。”陈剑说。
今年以来,民和镇兴栏村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,大力推行稻鱼共生种植模式,不仅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,增加了粮食产量,也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发展致富的新路子。
下一步,我们将积极对接上级相关部门,争取更多帮扶政策和力度,发动群众扩大稻花鱼种植面积,做大做强稻鱼共生产业,促进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。陈剑说。